网站首页 > 新闻中心 >
请不要把我拒之门外——体育场馆应该放的更开
 来源:  点击数:

    “快出去,要关门了!”

  “这才六点多,怎么就关了?”

  “让你出去就出去!”

  “这可是用纳税人的钱给老百姓修的场地。”

  “纳税人的钱没到我这,你跟我说这些没用。”

  “这是你家开的?”

  “就算不是我开的,这场地就姓‘我’!”

  ……

  北京某体育场,前不久一个傍晚,正跑步的笔者中途被“轰”出场地,于是也就有了开头这段对话,对方是一名体育场管理者。

  作为一名跑步爱好者,生活在北京南城的笔者好不容易找到一条跑道,可还没把身子跑热,却窝了一肚子火。倘若正在迈向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的北京都如此,那全国其他地方,又会是怎样?

  最近几年,全民健身取得的巨大成就有目共睹,但老百姓健身场地设施匮乏的瓶颈依然存在。特别是身处钢筋水泥林立的城市,别说健身场,就连一块地质稍微松软的宽敞地都难寻到。

  果真没有吗?不完全是。实话讲,体育场馆设施不少,特别是一些大型场地同时容纳几千人健身不成问题。但它们太“娇贵”,乐于给老百姓吃“闭门羹”。

  诚然,全国各地正纷纷加快场地设施对外开放的力度,开放率是在不断增加,但老百姓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,而且增速更快。尤其是,开放后的利用率能达到多少?打开大门不是目的,让老百姓真正进来并把场地利用好,这才是目的。

  比如文头说到的那个体育场,的确,它百分之百开放了,可是跟没开一样;一些“敞开大门”的学校体育场馆,把开放范围锁定在本校师生,这也算开放了,但是跟没开也一样,老百姓从中得到的实惠微乎其微。

  不知从何时起,各地兴起了一股“大建体育场馆风”,更是纷纷冠以“奥林匹克”之名,追求阔气与豪华。很多地方像是“照猫画虎”,普遍性地把原本处于城中央的体育场馆挪到郊外,面积是扩大了,可是距离却成倍增加。

  “我们这个体育场能坐×万人”、“我们这个馆能承接世界大赛”、“里面的设施装备是世界一流”……笔者报道群众体育多年,到各地采访时,频频听到这样的话语,特别是对方总是一副眉飞色舞、骄傲十足的姿态。

  忍不住要问:老百姓能从中得到什么实惠?对方往往都是想半天,然后毫无逻辑地支吾道:“老百姓可以开车来健身啊,看体育场外面这广场多宽敞!”……

  让人苦笑:这些值得“骄傲”的体育场馆,大都逃不过凄凉的“后宫”命运,安静寂寞,独自衰老,恨不得“一生”都迎不来一场大赛。它们是地方官员们的“政绩”,是老百姓可望而不可即的“奢侈”。

  欣慰的是,国家体育总局在去年提出了“新建与挖潜相结合”的指导方针,鼓励地方能充分挖掘已有场馆设施的作用,让老百姓方便使用。真希望各地能把“挖潜”的文章做足。

  体育是民生,各级政府保障民生时,千万莫忘老百姓的健身需求。如果相关部门能像重视绿化一样重视健身场地开发和规划,即便是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区,依然能解决群众就近锻炼难的瓶颈。

  全民健身绝不是体育部门一家的事,更是各级政府职责的应有之义。这项工作绝不能口惠而实不至,因为,“全民健身关系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生活幸福,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,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。”

 
  • “鸟巢”不只是奥运会的“鸟巢”
  •    
       
    版权所有:河南省体育场馆协会 网址:http://www.hncgxh.com 邮箱:hncgxh@126.com 邮编:450044
    办公室电话:13673997107 办公室传真:0371-63631779 地址:郑州市长兴路38号河南省体育中心游泳跳水馆东侧
    豫ICP备19024993号-1